中古,作為一個中國歷史斷代的概念使用時,主要指我國魏晉六朝時期,學者在使用這一術語時也表現(xiàn)出一定的彈性①,本書之中古指魏晉六朝隋唐時期。中古時代,文人五言詩的誕生與勃興是重要的文學現(xiàn)象,詩人輩出、佳作云集。百多...[繼續(xù)閱讀]
海量資源,盡在掌握
中古,作為一個中國歷史斷代的概念使用時,主要指我國魏晉六朝時期,學者在使用這一術語時也表現(xiàn)出一定的彈性①,本書之中古指魏晉六朝隋唐時期。中古時代,文人五言詩的誕生與勃興是重要的文學現(xiàn)象,詩人輩出、佳作云集。百多...[繼續(xù)閱讀]
本書以中古美學形式美學演進為研究對象,以用典視角為切入點?!豆旁娛攀住烽_創(chuàng)了我國文人五言詩傳統(tǒng),也是文人徒詩離樂的早期形式,因此是研究音義分離階段文人詩形式美學的絕佳文本。左思《詠史》不僅對后世“詠史”詩...[繼續(xù)閱讀]
張先生曾提出:中國美學史的研究,我的理論進路是:以發(fā)明中國人的審美經驗為旨趣,依托純粹認識論,運用連續(xù)的個案研究和中西比較方法,從斷片式微觀研究漸進于歷史線索的宏觀展開。我以為,看似漸進發(fā)展的美學歷史,其真實的情況...[繼續(xù)閱讀]
用典領域。南朝劉勰《文心雕龍·事類》篇是中國文論最早研究用典問題的論文,他將事類定義為“據(jù)事以類義,援古以證今”①,事類偏重于引事性用典,援引古語近于引語性用典。在《麗辭》篇中,所論之“事對”即用事與對偶結合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首先,《古詩十九首》研究領域,《古詩十九首》的作者、寫作年代的考證、辯疑及作品箋注、解說是20世紀該領域研究的重點,早期研究有徐中舒《〈古詩十九首〉考》②、賀揚靈《古詩十九首研究》③等,后期有張清鐘《古詩十九首...[繼續(xù)閱讀]
語言學、漢語言文字學方面,研究者多將用典等同于修辭學中的引用辭格,但也有從更多角度展開的探索。郭蓉《古代漢語用典理論研究》②側重于理論層面對用典運作的思維機制、結構規(guī)律與功能意義做了一些考察,體現(xiàn)了建構現(xiàn)代...[繼續(xù)閱讀]
《十九首》的部分詩語,常被認為是用典。用典即引用典故①,古稱用事,“用”指引用,“事”指“事類”、“故實”、“典故”等,如鐘嶸《詩品序》云:“至乎吟詠情性,亦何貴于用事……羌無故實……詎出經史?!雹凇段男牡颀垺な?..[繼續(xù)閱讀]
《十九首》五言句用套語者近八成,然而卻沒有拼湊羅列的痕跡,與其套語群有著一致的中心主題有關,如王夫之《姜齋詩話》說:“一詩止于一時一事,自《十九首》至陶、謝皆然?!雹倭硗膺€與其精致的內在結構有著深刻關系。這種結...[繼續(xù)閱讀]
學術界對牛郎織女傳說的溯源,常提及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中一段詩。維天有漢,監(jiān)亦有光。跂彼織女,終曰七襄。雖則七襄,不成報章。睆彼牽牛,不以服箱。東有啟明,西有長庚。有捄天畢,載施之行。維南有箕,不可以簸揚。維北有斗,不...[繼續(xù)閱讀]